本文目录一览:
求大洪拳招式名称和歌诀!
腰摇膀晃混元生。说明六步架大洪拳起势特征。六步架大洪拳起势膀晃身摇(晃膀数次),故俗称三晃膀。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元生。
练法:(少林大洪拳套路完整示范)预备式双手合十行佛家礼,双手平起屈肘向上、吸气,双脚随气向上提。后翻掌下平视,呼气向下落地,练前先把呼吸调匀,做好准备(图1)。
演练时‘眼似闪电、目随手走、注目斜观’;出拳两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身以滚而起,起时望高,束身而起。落时望低,展身而落;步法稳固而灵活,足的进退紧随手,足随手起,手起足落。
尽头枪与提原异,偷步上斜行极利。虎口枪来我不防,待乘虚巧拿难避。 潜龙摆头落,诸势以静降。四坐无空着,唯防虎口枪。 铁牛耕地甚刚强,拦上打下最难挡。唯有圈穿乘势妙,四平变势另思量。
小洪拳二十四式名称
1、少林24式小洪拳歌诀:小洪拳势直招难,昭阳起身探马拳。起身就使横捶打,提炮往后抄一拳。左右探马分头转,步步挑把下单鞭。右边定下罗盘势,左边又打太祖拳。偷步四平往前转,二起棍子打盖拳。
2、少林洪拳之名称,流传有不同的解释,相传此拳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传。
3、(现黄河流域有大小洪拳门)其四是洪拳源于初祖达摩大师,其行惠可传下的洪拳称为二洪拳(见老游残记)其五据少林寺现任名誉方丈德禅大师报说,少林洪拳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是洪武年间传下的拳,故称洪拳。
4、大洪拳: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凡练少林拳术、器械、短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故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称。
5、豫之许昌洪拳 洪拳是受冀、鲁、豫三省地方拳流熏陶、具有地方色彩的新生拳派。《国技略论》误称“红拳同洪拳”,实红、洪乃不相统属的两种拳派。
洪拳虎鹤双形拳简单还是太极拳简单?动作漂亮点的
虎鹤双形拳是南派少林拳。虎鹤双形拳是南派少林拳术中的一种精湛拳艺,广泛流行于广东,广西一带,该拳特点在回单马基础上模仿动物形态,动作紧凑,劲力刚健,落地生根,发声劲力,威武雄壮,充满气势。
虎鹤双形拳攻防灵活,深防守于进攻之间,深受习武爱好者的亲眯。
螳螂拳——嗯,也很厉害的一个拳种。难练(但是题外话说说功力训练吧,很多拳种的独特手型决定了那一类的功力训练将会更苦,简单说,你觉得练拳掌好练还是练手指或者抓功好练?呵呵)虎鹤双形拳——洪拳代表套路之一。
三晃膀大洪拳的六步架大洪拳首诀解悟:
通过六步架大洪拳首诀(也即总诀)前四句,可以明显看出,六步架大洪拳是道家拳,绝非佛家的少林拳分支。少林大洪拳就是在六步架大洪拳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支系。顶天立地静寂然,复归无极大道显。
顶天立地静寂然,复归无极大道显。浑沌初开立三清,洪钧仙祖一脉传。腰摇膀晃混元生,飞鸿展翅定乾元。生息玄妙谁参悟,太上老君留真言。
丰沛流传的大洪拳,系千载之潜流,明传不苟暗传不息,也常叫“六步架”、“头趟架”,也惯称“三晃膀”系气力功架拳,是我国古老的优秀拳种之一。
六步架大洪拳流传至今,在数千年的历史变革发展中,有遗失间断,也有创造发展。其名称就有多种称谓和叫法,唐初为“天罡拳”,五代谓“六步架”,宋兴东西又为“黑虎拳”,明演南北称之为“大洪拳”。
大鸿拳的“鸿”“红”“洪”之辨 大鸿拳又名“六步架”也称“三晃膀”。系气力功架短打拳法,属于一种仿生象形拳术。
广东洪拳的基本功?
1、学拳之中,紥马是基本功,一段日子後可开始学拳术。
2、乌龙盘打是练习肩臂的功法,经常练习能使肩关节灵活,增强肩关节的柔韧性,发展手臂的协调性,是洪拳重要的基本功法之一。预备姿式。两脚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正直,两臂垂于体侧,指尖向下,拇指侧向前,目视正前方。弓步插掌。
3、南方洪拳以五形拳闻名.北方洪拳以十(二)形拳(心意六合拳)传出.南方洪拳先在广东流行,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南洪拳以龙、蛇、虎、豹、鹤五形编成。
4、铜桥铁马指的就是外家拳中的马步功夫,传统武术讲究下盘要稳,脚下生根,这样在交战中才能不轻易被对方打倒。这是基本功,没有什么诀窍,只能日复一日的坚持练习,站桩啊,扎马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