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时的各郡太守姓名
桂阳原太守赵范,一度赵云代职,再之后不知 其中以武陵的情况最奇怪,先主传记载金旋等四太守都是投降刘备的,但三辅决录注又称金旋为刘备攻劫死。而云别传则又记载了桂阳的赵范潜逃的事情。
三国时期长沙太守有如下几位: 孙坚,三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者。 张羡,汉末长沙太守。 苏代,汉末长沙太守。 张怿,汉末长沙太守,为益州刺史赵韪所杀。 缪立,汉末长沙太守,后投刘备。
孙该,任城人,陈郡太守。 杜挚,河东人,郎中令。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傅介子后代,尚书仆射,阳乡侯。 傅祗,嘏子,泾原子。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侍中,安乐乡侯。 桓纂,阶弟,散骑侍郎,关内侯。
三国中十八路诸侯都有谁?
三国时期有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当公孙瓒率兵前往洛阳时,刘备带张飞、关羽跟随到洛阳 但不久,因十八路诸侯各自要保存实力,各自散去。
第一路:渤海太守袁绍 袁绍当时的官职虽然只是个太守,但是出身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名门之后,其门生故吏遍天下,因此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
那么大家可能就会问了,这十八路诸侯都有谁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回到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看这十八路群雄都是谁吧。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三国辽东所有太守叫什么
三国辽东太守有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公孙度 (150年-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 ,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公孙度:公孙度是辽东太守,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东北将领。他曾与杨祚卑衍等将领一起抵抗曹操的军队。 公孙康:公孙康是公孙度的儿子,也是辽东太守。他曾与杨祚卑衍等将领一起抵抗曹操的军队,并最终归降了曹操。
公孙度 (150年-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 。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
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首领。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太和二年(228年),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徐荣,玄菟人,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
公孙度本是辽东襄平人,后跟随父亲到了玄菟,受到玄菟太守公孙琙赏识,助他就师学并娶妻。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公孙度举有道,被任为尚书郎,后曾任冀州刺史,地位显赫,但受人谣言,又被免职。
三国时期的北平(北平太守公孙瓒)是指那个地方?
1、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西汉时北京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汉末和三国时期不叫北平郡。西晋时,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
2、公孙瓒的势力中心应该是现今的北京(故称“蓟”,又称邺)蓟是幽州的州治,而公孙瓒的势力范围是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等地,势力中心应该是北京 公孙瓒只是征东将军,没有首都,充其量叫郡治。
3、北平(今辽宁省凌源市) 公孙瓒以此地为治所,并利用渔阳的盐铁之利,发展成一座商业都市。永安(今四川省奉节县) 222年,在夷陵之战大败的刘备逃入白帝城,将之改名为永安。223年,刘备亡故于此。
4、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辽西郡属国的城市。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
5、自董卓任命公孙度为太守以来,至238年止都由公孙氏管理。 2 北平 都市 幽州 幽州 公孙瓒以此地为治所,并利用渔阳的盐铁之利,发展成一座商业都市。 3蓟 都市 幽州 幽州 幽州牧-刘虞的据点。
公孙瓒在三国演义里是怎么介绍的(原文)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瓒视之,乃刘玄德也。具体形象没有什么描述。
公孙瓒,书佐出身,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少数民族,做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