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战列舰德国的俾斯麦号和日本的大和号到底谁更大
- 2、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详细基本数据
- 3、俾斯麦号战列舰
- 4、俾斯麦主炮塔各部位的装甲厚度?
- 5、谁有俾斯麦战列舰的详细资料?最好有图片
- 6、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战舰概貌
战列舰德国的俾斯麦号和日本的大和号到底谁更大
先来看火力,大和号460毫米对俾斯麦381毫米应该是占有绝对优势,即便是德国铸炮工艺更高一些但就在大炮巨舰时代口径优势更大。
如果大和号和卑斯麦号单打的话,那么大和稳赢。这是造船的思路问题,大和是重点防护,俾斯麦是全部防护,俾斯麦就算射击精度优于大和,投射量也比大和多,顶多重创大和,而大和击穿俾斯麦是很稳的事。
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相比,如果是单独比较单舰的数据,肯定是大和号更强大,因为,二战时期世界各国的战列舰,都是为了搭载舰上的大口径主炮,以期望在更远的距离击沉敌舰。
战斗力不同:大和级与其他两种舰艇不同的是,大和强调单舰战斗能力,奉行自舰核心主义,以其庞大的排水量为依托,使得火力、防护达到战列舰时代的最高峰。
大和更厉害,大和号的口径是46cm主炮。俾斯麦号的口径是38cm主炮。而且大和的火力也比俾斯麦的强。在最强战列舰中俾斯麦排第三。大和排第二。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详细基本数据
1、“俾斯麦”号战列舰舰长2455米,宽36术,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41637吨,最大航速30.1节,续航力为5万海里。
2、标准排水量:俾斯麦号41700吨/提尔皮茨号423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值49400吨/最大52900吨。
3、基本数据 标准排水量:俾斯麦号41700吨/提尔皮茨号423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49400吨/最大52900吨。 尺度:长250.5(俾斯麦号)256(提尔皮茨号)米/宽36米/型深15米/设计满载吃水2米/实际最大吃水7米。
4、“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该舰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5、“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各个性能数据基本上和设计计划差不多,只是排水量大了很多。舰长250.5米,水线长245米,舰宽36米,最大吃水99米,标准排水量为:“俾斯麦”号41700吨,“提尔皮茨”号42900吨。
6、提尔皮茨号以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铁必制)(1849年-1930年)命名,人称「德国海军之父」。
俾斯麦号战列舰
1、俾斯麦号是一艘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列舰,他和“泰坦尼克号”一样,在处女航中就沉入了大海,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却历经数次海战,是二次大战中最著名的一艘战列舰。
2、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高战舰。同级两艘:俾斯麦号(Bismarck)、提尔皮茨号(Tirpitz)。
3、“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舰型简介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该舰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俾斯麦主炮塔各部位的装甲厚度?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挥塔35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
有这种说法,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我个人观点:虽然胡德号的水平装甲较为薄弱,但欧根亲王号的203毫米主炮炮弹恐怕很难连续贯穿多层甲板,打进胡德号的弹药库。
满载排水量1万吨,航速30节,舰长251米,续航力9280海里,航速16节。装备380毫米主炮8门、150毫米舰炮12门、105毫米舰炮16门,载机6架,舰舷装甲厚度145~32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130~360毫米,舰员2000余人。
主侧舷装甲32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主炮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挥塔35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
除此之外,大和战列舰的装甲防护能力特别出色,不但有410毫米厚的舰体主装甲带,还有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650毫米厚的460毫米三联装炮塔,另外主炮炮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也有270毫米,抗弹能力非常强。
谁有俾斯麦战列舰的详细资料?最好有图片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该舰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高战舰。同级两艘:俾斯麦号(Bismarck)、提尔皮茨号(Tirpitz)。
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
俾斯麦号是一艘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列舰,他和“泰坦尼克号”一样,在处女航中就沉入了大海,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却历经数次海战,是二次大战中最著名的一艘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战舰概貌
1、“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该舰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2、俾斯麦级舰体采用平甲板船型,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
3、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高战舰。同级两艘:俾斯麦号(Bismarck)、提尔皮茨号(Tirp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