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徐州有一个古建筑房顶雕刻龙头鱼尾是什么意思?
《龙辟邪》,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说虬尾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屋脊上的九个兽中,只有第二只是龙子,它的名字叫嘲风,另外,屋顶脊两端有张开嘴巴类似鱼的动物叫做鸱吻,也是龙子之一。由于古代木结构建筑防火性能较差,人们将它钉在屋顶,用来避火。同样,屋檐额枋等上面雕刻水草图案也是这个作用。
古时皇宫屋顶上的小动物叫吻兽,把吻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古代寻常百姓家的屋顶上是见不到神兽的,说起原因,一是造价太过于昂贵。其次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不是起脊式的,房顶上边只有两条排山脊,无脊自然无神兽。有钱无权的富贵人家也不能随意安兽。
排在最前面的是骑凤的仙人。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缗王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到江边,危急中,遇一大鸟。于是,缗王骑上大鸟,渡江而去,化险为夷。古建上将骑凤仙人安排在首位,表示腾空飞翔并有祈愿吉祥意。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正脊的两端的翘起部分叫什么(并无兽型)
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晚唐以后庑殿顶的形象是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鸱尾而不是鸱首。“四阿殿顶”也是宋代的叫法。“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
龙吻:是汉族宫殿建筑屋顶所用装饰物。龙吻高3米多,宽2米多,重约4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俗称十三拼。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
正脊 正脊是整个屋顶上最重要的,也称大脊和平脊,它位于屋顶的最上方,即两个坡面交汇处(如下图),一般来说,它在古建的屋顶上处于“妈妈”的地位,其他的屋脊几乎都是从它这“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吻兽装饰有什么讲究?
所以在檐背上以及屋脊上放上飞禽走兽就是为了保护门轩,防止出现漏水的情况,另外也是对脊的连接有着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吻兽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的屋脊,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不论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饰有龙来避邪,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这些屋脊上装饰的吻兽,都有象征避火消灾、遇难成祥、驱邪镇宅、公平正义的祥瑞象征,所以古人都要在屋脊上设置吻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