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简要谈一谈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
- 2、鉴真东渡真的是为了宣扬佛法吗?
- 3、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历史背景.
- 4、鉴真东渡日本,(古文)注释,解释,原文。
- 5、汉武帝两次派鉴真东渡来加强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否正确
- 6、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简要谈一谈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
渡船漂流了十四天,才在海南岛南部靠岸。这次鉴真因过度疲劳,加之染上暑热,眼睛患病,医治无效而双目失明。尽管如此,他东渡日本的决心仍坚定不移。
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和尚,十四岁的时候在扬州出家为僧,他的俗家姓为淳于,鉴真和尚在第五次东渡日本的时候就失明了,东渡日本成功后不久,鉴真就去世了。
鉴真东渡的故事 公元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起航了,这时他已经六十出头了。他们从扬州崇福寺出发,船才驶到舟山群岛便遇上了风暴,停泊了约两个月才继续出发。
鉴真东渡的历程如下:第一次东渡前,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
鉴真东渡故事简介:鉴真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卒于代宗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鉴真14岁出家,从大云寺智 满弹师为沙弥。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立志舍身,弘扬佛法。
鉴真东渡真的是为了宣扬佛法吗?
1、向日本传播佛法和“输出”文化。鉴真孜孜不倦地东渡日本,除了本人弘扬佛法的意愿外,与当时唐朝的社会文明也是密切相关的。
2、历史意义:历史上,为弘扬佛法,鉴真和日本僧人荣睿各自远离故土,客死异乡。鉴真不仅把佛教的律宗正式带入日本,改良了日本传统的木质建筑,而且给日本带去了中医中药的知识,一直被日本视为文化恩人。
3、所以,从某一个方面来说,鉴真东渡也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现唐朝盛世带来的大好光景。所以,可以说鉴真一生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巨大贡献。
4、历史上鉴真东渡是属于偷渡行为,这已经是违反大唐法令之事。故此,鉴真数次东渡失败不乏都被官府制止,以致后来官府派遣官吏将其捉拿归案。
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历史背景.
1、首先,玄奘西行是为了佛教的思想分歧去寻找正确的思想才前往印度等佛教发源地,而鉴真东渡是为了向日本传授佛教真理,因为当时的日本是十分落后的,曾多次前往唐朝学习佛教知识。 玄奘和鉴真相似的点是两人都是私自行动。
2、唐朝级盛时期,唐太宗时(李世民),派两位高僧(玄奘和鉴真)去外国汲取外域文化。
3、玄奘西行是为了学习佛法和取经。鉴真东渡,目的是为了向日本传播佛法和输出文化,不仅如此,他还带去了医药、建筑、艺术等技术。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是为了学习佛法。
4、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5、玄奘通梵文,当时西域和印度都盛行佛教,不仅是出家的佛教徒,而且在俗家信徒中也有大量人知晓梵文。这样,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古文)注释,解释,原文。
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
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唐天宝二年(743),鉴真和尚应日本高僧荣睿、 普照之邀东渡传教,但连续5次因风阻未果。十二年(753) 十月二十九日,69岁高龄的鉴真携带大量佛经和艺术品, 从常熟鹿苑(今属苏州张家港)黄泗浦入海,开始了第六次东渡。
鉴真东渡的意志弥坚,他从海南岛回到扬州后,不顾双目失明的困难,继续筹集文物准备东渡。
鉴真东渡日本 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
汉武帝两次派鉴真东渡来加强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否正确
1、错误。一,鉴真是唐朝和尚。二,鉴真是受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恳请,决定东渡日本。三,东渡日本是为了传播佛教,为日本信众受戒。四,鉴真东渡日本一共开展了六次,第六次才成功。综上所述,该说法完全错误。
2、不对,他是唐朝人。鉴真(688年-763年10月4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3、鉴真东渡那是唐朝发生的事。汉武帝是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
4、史上汉武帝并没有拍鉴真东渡鉴,真是唐朝的和尚达到日本的进行交流。
5、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统一今两广一带,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还带去了医学文化。他把我国中药药理鉴别、配方、熬制技术等带到了日本,悉心传授给当地人,被人们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神农”。
唐朝的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除了给日本带去了佛法外,还给日本带去了文化、礼仪、律法、中医、豆腐、茶叶、农耕等技术。可以说鉴真大和尚凭借一己之力将日本的文明程度提升了五百年,为后来日本超越中国奠定了基础。
当时,因为鉴真本人是书法名家,所以他们东渡去日本时,就带走中国近50卷的名家书法到日本,这也为日本书道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本来,这也是双方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