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卢沟桥”修建的背景是怎样的?
永定河原名叫“卢沟河”,因为水浑浊乌黑,流速湍急,有诗人形容它“其急如箭”。在古代,由于人们以黑为卢,所以卢沟河又叫“黑水河”。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桥渡口就是燕蓟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为了南北交通,金章宗完颜璟决定在卢沟桥上建造石桥。1189年,金章宗开始修建卢沟桥,1192年终于建成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石桥。
卢沟桥全长26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身总宽3米,桥面宽5米。有桥墩10座,共11个桥孔,全以白石建造。
背景长辛店、卢沟桥一带为中国铁路工业的发源地。1897年卢汉铁路修建,由法、比利时等国合资兴建卢沟桥铁路机厂。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卢沟桥机厂被毁。1901年卢沟桥机厂迁至长辛店,为长辛店铁路工厂,工厂由比利时国经营,厂长祚曼。
卢沟桥全长265米,宽5米,最宽处可达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件背景
背景长辛店、卢沟桥一带为中国铁路工业的发源地。1897年卢汉铁路修建,由法、比利时等国合资兴建卢沟桥铁路机厂。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卢沟桥机厂被毁。1901年卢沟桥机厂迁至长辛店,为长辛店铁路工厂,工厂由比利时国经营,厂长祚曼。
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简介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求《卢沟谣》的创作背景。快~~~
词作者李明圣家乡就在永定河边卢沟桥旁。创作《卢沟谣》时,李明圣倾听了孩子的意见,征求了小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反映历史内涵的歌词就这样诞生了。
《卢沟谣》也是一首在我心里积淀了四十年的歌。我希望通过《卢沟谣》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希望这种爱国情怀能够扎根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希望这种爱国情怀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卢沟谣》只有8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李明圣作词,鄂矛作曲。该歌曲是入围《唱响中国》终评的36首歌曲之一,并被评为“共产党建党90年大众最喜爱的10首爱国主题新歌”之一。
卢沟谣的创作背景
词作者李明圣家乡就在永定河边卢沟桥旁。创作《卢沟谣》时,李明圣倾听了孩子的意见,征求了小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反映历史内涵的歌词就这样诞生了。
谈到创造背景,词作者李明圣介绍说:“《卢沟谣》在我心里积淀了很久。我在永定河边住了19年,永定河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卢沟谣》只有8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
《卢沟谣》是一首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以孩子的视角表达爱国情怀的歌曲。以下是这首歌曲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爱国情怀:《卢沟谣》以卢沟桥为载体,歌颂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民族团结,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其中最让人痛心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作者对卢沟谣的总结是: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表达了了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