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谁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苏烈。苏烈。字定方,生于592年,冀州武邑(即今河北省衡水武邑县)人。隋朝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苏定方。苏定方,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
《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原文:苏烈,字定方, 能征善战,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西域诸国皆服司幕。他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将其斩杀。
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是怎样的?他有哪些功绩?
苏定方的历史事迹是: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他与突厥作战,自己率领了200骑兵,然后战胜了对方,之后他又率军渡过辽水与高丽作战,打败高丽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再然后就是征讨西突厥,当然也是获得了胜利。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是唐朝初年一名大将,生于592年,卒于667年,可以称得上是战功赫赫,一生都是在征战当中度过,为唐朝国土面积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定方(592-667年),冀州武邑人,唐初名将。少时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屡立战功。贞观年间入唐。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人。小时候,赶上隋乱,十五岁时便追随父亲苏邕冲锋陷阵,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令其接替父亲,统领部众。
还有很多的功劳以及功绩,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他当时七十六岁,被后人视为赫赫有名的将军。
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何没有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_百度知...
1、苏定方身上李靖的烙印很深,这可能是他在贞观一朝未受重用的原因之一,自然也就无缘凌烟阁了(至于唐德宗时苏定方入凌烟阁那是后面的事了)。
2、后来,窦建德败亡,苏定方选择一个人归隐故乡,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因为他曾效力的窦建德是唐军的死对头,因此苏定方被后世的演义描绘成了助纣为虐的反派。
3、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苏定方。历史上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苏定方。其在唐朝德宗皇帝李适增补的凌烟阁二十七功臣中排第二位,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贞观四年,苏定方生擒颉利可汗,灭东突厥。
苏定方的介绍
讨剧贼:苏定方骁勇彪悍,胆气超群。他年少时便随父苏邕讨伐州县盗贼,多次冲锋陷阵,连败张金称、杨公卿等部叛军,使乡里得以保全。清代学者李塨称赞苏定方为“遭时团练乡村者之榜样也”。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十五岁时,以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是唐朝初年一名大将,生于592年,卒于667年,可以称得上是战功赫赫,一生都是在征战当中度过,为唐朝国土面积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人。小时候,赶上隋乱,十五岁时便追随父亲苏邕冲锋陷阵,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令其接替父亲,统领部众。